推動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發展
3月6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廣東省代表團舉行開放團組活動,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在會上發言。
推動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汽車
融合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是一個旗幟鮮明、主體清晰、措施有力的好報告。我完全讚同。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實現5%的經濟增速,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黨中央、國務院因時因勢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部署實施“兩重”“兩新”等務實有效政策舉措,極大提振了發展信心,激發了內需潛力。以汽車產業為例,2024年全國汽車以舊換新超過了680萬輛,廣汽集團實現以舊換新銷量超50萬輛,有力支撐全年超過200萬輛銷量目標的達成。今年我們將繼續把握政策契機,全力挑戰實現汽車產銷同比增長15%的經營目標。
下麵,我結合汽車產業實際,圍繞推動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發展談幾點體會和建議。
一
以飛行汽車為關鍵突破口
推動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
融合發展大有可為
我國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已初步建立起全球領先的產業優勢。飛行汽車作為低空經濟重要載體,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存在顯著的技術協同效應,二者在研發體係、製造工藝、應用場景等方麵雙向賦能,為推進低空經濟與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兩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現實路徑。根據相關機構的預測,到2030年以飛行汽車為代表的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的全球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2萬億元。廣東作為智能網聯汽車大省和低空經濟起步較早的省份,發展飛行汽車產業具備良好戰略優勢與產業基礎,正應乘勢而上,加速融合發展。
二
強化創新,提升核心技術成熟度
加速飛行汽車產業化應用落地
近年來,我們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汽集團時關於“關鍵核心技術要立足自主研發”的殷殷囑托,聚焦電動化、智能化等關鍵核心領域開展創新攻關,並取得一定技術優勢,去年連續推出4款高階智駕車型,率先將高階智駕和大模型技術普及到15萬級車型,獲批成為全國首批開展L3自動駕駛上路通行試點的車企;車規級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量產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我們瞄準低空經濟機遇,在智能網聯汽車“主幹”之上大力培育飛行汽車產業“新枝”,先後推出多旋翼飛行汽車和複合翼飛行汽車產品。廣汽飛行汽車搭載了自研的高性能電驅動係統等諸多先進技術。希望通過高強度自主創新開發,全力突破動力、安全、適航等關鍵技術拐點,打通飛行汽車產業化“最後一公裏”。
三
因地製宜完善產業生態
持續夯實低空經濟
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發展產業基座
飛行汽車產業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仍處於起步階段,在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發展方麵也存在明顯瓶頸。在技術規範層麵,盡管飛行汽車70%核心部件與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同源,但適航認證與車規標準存在體係性差異。在供應鏈層麵,二者供應鏈融合程度還不夠充分,飛行汽車產業化成本偏高。應用場景層麵,缺乏多模態立體交通場景的集成設計,二者試點場景較為分離。期待政府部門打出“製度創新+生態構建+場景驅動”組合拳,推動飛行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發展。
借此機會,提兩點建議:
一是強化標準引領,開展飛行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零部件可靠性的等效研究,鼓勵飛行汽車產業鏈企業探索“車規級複用”方案,加速形成融合創新的產業集群。
二是加快完善起降點等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空域資源,集成設計飛行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應用場景,在粵港澳大灣區先行打造立體化出行生態。
评论留言